多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2023年的高考大幕已拉开,千万考生走进新的考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只为答好这场人生大考。在考场之外,一些不法分子却动起了“歪脑筋”,散布涉考虚假信息,制造焦虑,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诈骗,付临门小编为大家梳理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考相关诈骗类型和不实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远离高考诈骗。
套路一:贩卖所谓高考真题及答案
不法分子抓住一些家长、考生焦虑的心理,通过发短信、贴广告、网页弹窗等方式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套取用户用户信息,以“预付订金”等名义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付临门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资料,其保管和运输相当严格,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网售真题答案,另外,购买考题答案的行为本身也涉嫌违法,万万不可尝试。
套路二:声称可以提供作弊服务的诈骗
不法分子兜售隐形无线耳机、调频手表、仿形橡皮、直尺等,声称其器材可以通过安检,并承诺考试过程中有“高手”帮忙传递答案,实际上很多收了钱也不发货,把考生直接拉黑。
付临门提醒: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严格,各考点会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考试作弊将取消各科成绩。
套路三:提供替考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在网络上伪装成“高材生”或者是声称有门路,可以找到所谓的“枪手”帮助考生考生名牌大学,以此来诈骗家长、学生支付“保证金”,骗取钱财。
付临门提醒:高考替考违规违法,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被骗取钱财,抱憾终生。
套路四:售卖“聪明药”
不法分子兜售的所谓“聪明药”比如阿莫达非尼,其实是与莫达非尼具有相同效果的一种神经中枢刺激性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睡眠紊乱,但被误传为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的“聪明药”。
付临门提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示,我国从未批准过提高智商等功能的药品。
高考是当下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场大考,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和汗水,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也不要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卡等信息泄露给他人,警惕万变离不开一个“钱”字的高考骗局。